在2025年的那個春天,勇士隊經歷了一場人員變動。他們送走了安德魯·維金斯,換來了吉米·巴特勒,而板凳席上幾乎被忽視的摩西·穆迪卻意外地嶄露頭角。
本賽季,當穆迪首次以首發(fā)身份出現在賽場上時,勇士隊的戰(zhàn)績飆升至20勝2負,勝率高達90.9%。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悄悄攀升至38.4%,這也標志著他作為“3D”球員的天賦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而在這之前,勇士的戰(zhàn)績如同逆水行舟,經歷了不少的起伏和波折,如今卻直沖西部第六的位置。
對于勇士的球迷們來說,他們一邊為“嘴哥”維金斯的離場感到惋惜,一邊又對穆迪的出色表現感到驚喜和振奮。他們紛紛表示:“這穆迪,早干嘛去了?”
回想起過去的日子,穆迪在勇士隊的存在感并不強,幾乎像是“工具人”一樣被使用。科爾教練雖然口頭上說要培養(yǎng)新人,但一到關鍵時刻,總是習慣性地把他摁回板凳席。記得之前的一場對陣國王的比賽,穆迪連中兩記三分球眼看要幫助球隊翻盤,但科爾教練卻果斷地換下了他,換上了維金斯來防守。結果勇士最終被逆轉了24分,這讓球迷們氣得直罵街。
然而風水輪流轉,隨著維金斯的離開,穆迪突然成為了科爾教練眼中的“香餑餑”。從數據上看,維金斯離隊前,穆迪的場均得分和三分球命中率并不突出。但離隊后,他的得分增多,命中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這并不是說穆迪之前不行,而是因為勇士隊的戰(zhàn)術體系之前并沒有給他足夠的發(fā)揮空間。
維金斯和穆迪的功能性其實頗為相似,都擅長在底角接球投籃,防守端也都以拼勁兒纏斗。兩人同時存在時,難免會有些“一山不容二虎”的意味。勇士隊曾經的巔峰時期,球員們各司其職,格林發(fā)牌、杜蘭特單打、伊戈達拉偷雞、利文斯頓背身——個個都是傳球高手。而近年來,尤其是鋒線策應能力方面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維金斯雖然能攻能防,但在傳球方面總是有些“快遞丟件”的感覺。而反觀穆迪,他從小練的就是無球跑動和接球投籃的能力。在與魔術隊的比賽中,他空切接庫里傳球上籃,回頭又為庫明加送出一個空接傳球,一副“小伊戈達拉”的架勢。
勇士隊的體系就像一臺老式蒸汽機一樣,需要的是“會傳球的人”作為燃料。隨著吉米·巴特勒的到來,這臺機器仿佛加了潤滑油一樣變得更加流暢——他既能自己持球硬解難題,又能為穆迪、佩頓這些功能型球員做嫁衣。過去維金斯是球隊的“終結點”,穆迪是“備胎”;而現在備胎轉正后反而讓整個體系運轉得更加順暢了。
科爾教練一直是個“老將控”,去年寧愿讓克萊在場上打鐵也不肯給穆迪多打兩分鐘的機會。但這次維金斯突然離開后,他不得不做出改變。而這個改變竟然意外地激發(fā)了穆迪的潛力。現在的勇士隊陣容中,庫里已經37歲了、格林的技犯不斷累積、魯尼的橫移速度也像老爺爺遛彎一樣慢吞吞。而穆迪的防守能力尤其是單防小個子的能力在這個時候變得尤為關鍵和寶貴。他的出色表現已經成為球隊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了!
穆迪的努力并沒有被浪費他的機會是他自己把握來的就像一顆隱藏已久的寶藏終于得以露面它補充了勇士隊的戰(zhàn)術需求增添了更多活力與可能。與此同時維金斯加盟熱火隊后遭遇連敗這也不難理解因為他在新的環(huán)境中需要重新適應新的角色和戰(zhàn)術要求而不再像在勇士隊那樣可以“無為而治”。
總的來說勇士隊的這次人員變動并不是一種損失而是迫使他們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戰(zhàn)術體系和球員定位而這樣的機會正好給了那些有實力的年輕球員像穆迪一樣證明自己的機會他們在準備中抓住了時機展示了他們真正的實力和能力并且已經在新的體系中發(fā)揮出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籃球場上機會是留給那些準備好的人的!
標簽: 科爾 庫里 維金斯 凱文杜蘭特 吉米·巴特勒 衛(wèi)斯理·穆迪 安德魯·伊戈達拉 布拉德利·威金斯